用“艾”播撒故鄉——記懷化市第三屆“農商銀行杯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十強選手陸紅春
發布時間:2020-03-26
新聞來源: 懷化日報
瀏覽量:
次

1995年,陸紅春從靖州職業學校畢業后,一直從事藥品銷售。2009 年,由于長期在外奔波,陸紅春的腿患上了關節炎,嘗試打針吃藥各種方法,不見好轉,經朋友推薦,在一位老中醫那里,他接受了溫和灸療法,一個療程下來,腿腳不痛了。接受治療期間,陸紅春從老中醫那里了解到艾草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,從此,他迷上了這神奇般的艾草,并從《黃帝內經》上得知“藥之不及、針之不到、須灸之”的真諦,于是放棄了藥品銷售,一心研究艾草。
2010年,陸紅春成立了長沙漢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公司團隊成員大都是年富力強、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青年人,其中 60% 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,并有多人獲得中醫藥執業藥師的資格。陸紅春帶領他的團隊專心從事艾灸產品的研究開發和銷售,并成功打造了“艾大夫”艾灸品牌。公司自主的 “艾大夫”系列產品,足浴包、熏香抗菌艾條、溫灸艾絨柱、5 年陳溫灸艾條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。在市場暢銷多年,有著良好的口碑,并與全國近千余家醫藥連鎖,美容養生連鎖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,是湖南省艾灸行業的品牌。
正當事業穩步前行時,陸紅春卻持巨資投入艾草生產和艾絨加工領域。
創業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。2014年,陸紅春在家鄉靖州成立了湖南漢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建成的生產線第一期工程,年加工能力達 3000 噸,年產值達 8000 萬元。但在投產后不久,這家行業新兵遇到了第一個棘手問題:產自當地的野生的七角艾葉,出絨率較低。如黃金絨,正常下一百公斤出絨率達到 6% 左右,而自己的僅在 3-4%左右。問題折射在制絨工藝上,卻與粉碎機有直接的關聯。陸紅春發現這一癥結后,對粉碎機的氣流壓力進行調整,讓粉碎機的濾網與滾動機的漏網形成一個更佳比例。歷經 3 個月的反復試調,出絨率最終達到6公斤以上。
為了保證原材料的品質和產量,2015 年,陸紅春引導種植大戶成立了靖州七角艾葉種植專業合作社,注冊了“七角艾” 品牌,在全縣已發展種植七角艾葉近 1000 畝,與 6 個鄉鎮的 500 家貧困戶簽訂合作種植協議,直接解決了近1000名留守人員的扶貧就業問題。同時,引導企業以村集體股份合作方式幫扶新廠鎮、藕團鄉、坳上鎮、文溪鄉、三鍬鄉等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。通過項目扶持,幫助貧困戶新建艾葉扶貧種植基地,幫助貧困對象創收增收,已帶動全縣 69個貧困村種植發展七角艾葉,并實現了畝產純收入2000元以上,達到穩定增收、穩定脫貧的目的。
根據規劃,漢眾農業計劃在靖州全縣范圍深入開展七角艾葉種植。一期計劃面積 2000 畝,年產艾葉 2000 噸。
二期計劃三年之后種植面積達到 1 萬畝。年產艾葉 10000 噸 , 并發展原料儲存和外銷產業,推動當地艾葉種植產業發展升級。三期計劃開展艾草產品深度加工研發,并配合政府主管部門拓展艾草在生物醫藥、美容養生、食品加工等行業的招商引資、項目引進。該項目采取由靖州七角艾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種植,由湖南漢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產品研發、生產加工,由長沙漢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打通全國的營銷網絡。三駕馬車共同推進,構筑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品牌打造的一條龍產業化發展之路。力爭使靖州形成年加工艾葉能力達 30000 噸,集艾草種植及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中心。
“當初創建這家企業,既有發展戰略層面的考量,也有社會責任層面的思量。當前,中央、省、市不斷強化脫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,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、重大民生工作、重大經濟發展引擎來抓。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、作為一家企業負責人,我有責任、有義務將產業扶持做實做大,同時起到龍頭帶動、探索示范的作用,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、貧困村摘帽?!?陸紅春語氣堅定有力。(記者 申健 通訊員 龍星)
分享到: